1月15日,新华网一篇题为:《婚否?婚否?一些年轻人的"春节焦虑症"来了》的报道火了。相当有意思的是,每年到了这个时候,类似的新闻总是要火一把的。
这篇新闻报道了长沙市一些年轻人的“春节焦虑症”,举例说明了某些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,每当春节临近,就会:陷入了“近乡情更怯”的情绪之中。因为他们即将面临父母长辈催婚的压力。
没对象的,会被问什么时候搞对象;
有对象的,问什么时候结婚;
结婚了的,问什么时候生孩子;
生过孩子的,问什么时候生二胎
……
长辈们的夺命连环催,已经让一些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陷入了挥之不去的焦虑中。
甚至这些逼问,衍生出了真正的疾病:春节焦虑症。
确实如此。如今年青人的“春节焦虑症”,主要还是因为担心过年回家遭“逼婚”。而这些逼婚的人,有的可能是平时并无多少来往的亲戚们。因此有些人情愿选择过年在单位值班,也不愿意回家。在这种春节可能被各种催婚、逼婚的大环境下,对少数大龄未婚男女而言,当然是非常尴尬的。他们由此而患上“春节焦虑症”,实在是有苦难言。
婚姻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看来,是一个人生命长河中必须要体验的经历。但是,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,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,在渐渐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中,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囿于这样的想法了。婚姻是必须的?这种传统观念正在面临挑战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很可能会慢慢发生改变。
又到年底,你的新年焦虑症开始冒头了吗? 一起来说说你的看法吧!